Tweets in Worldwide
美股长牛启示录——美国大选的币圈资产映射,近期,民主共和两党初选结果基本确定,已形成拜登和特朗普对垒局面。 拜登是现任总统,特朗普曾在2017-2020年担任总统,因此他们的政策偏好几乎成为“明牌”。 我们一起来回顾和分析两位总统任期内经济政策对美股的影响,并归纳和展望此次美国大选对大类资产价格的影响、尤其是对美股的影响。 美国大选已经行至何处? 拜登和特朗普继续对垒,目前特朗普优势更大。 特朗普是前任总统,年龄77岁,属于共和党,偏右翼,他的任期是2017-2020年。 拜登是现任总统,81岁高龄,属于民主党,偏左翼,他的任期是2021-2024年,今年是他这届任期的最后一年。 而特朗普在普选票民调中暂时领先。 民主党方面,通胀等经济问题仍然是阻碍拜登连任的主要因素。 同时,非法移民、对外政策等议题的热度高居不下,影响选举走向。 共和党方面,特朗普面临多重起诉与法律争议,增加本次大选及整体政治生态的复杂性。 通胀已经成为美国选民最关心的问题,其次是医保、移民、经济等等。 回溯两位总统过去的表现,拜登执政期间的通胀水平和移民数量明显高于特朗普执政时期;特朗普执政期间人均工资有所上升,拜登执政期间通胀侵蚀了收入;疫情使特朗普执政期间就业率在2020年断崖式下跌,拜登执政期间就业率稳步上升。 特朗普经济学 民粹一些的里根经济学:强调减税、去监管、强化国防、重振美国地位等等。 财政税收方面,首先《减税与就业法案》2018 年得以落地。特朗普税改方案主要集中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跨境税制等方面,目标在于为中产阶级减税、降低企业税、美国企业的海外利润回流,从而重塑美国市场尤其是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其次,“1.5 万亿美元基建计划”使财政开支大大增加。 产业政策方面,发展传统能源。 贸易政策方面,大量使用经济制裁措施,开启中美贸易战。 特朗普大刀阔斧进行税改。 2017年12月22日,《减税与就业法案》最终获得特朗普签字,2018年得以落地,减税规模约1.5万亿。核心内容为将原来 35%的企业税率降低到了 21%,可降低企业所得税约 1200 亿美元/年,直接增厚企业利润,其中高有效税率板块如能源、电信、零售,盈利增厚的弹性更大,提振幅度或高达 20 个 百分点。 并且因未来 5 年厂房和设备投资全面费用化政策,高资本开支板块如能源、公用事业、电信、交运、汽车、以及科技公司,将实质上降低税负,增厚利润,同时鼓励未来投资。 同时改革跨境税制,有利于资本流入美国。 特朗普支持发展传统能源,同时支持发展人工智能。 特朗普政府认为,美国传统石化能源储量丰富,并拥有先进技术和价格优势,而低价格的能源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2017年6月,特朗普正式宣布退出有190多个国家参与的气候变化《巴黎协定》。 特朗普政府的国内政策也是基于这一逻辑。2017年10月,特朗普政府改变奥巴马政府限制传统能源、大力发展新能源行业的政策取向,特意废除了奥巴马政府的《清洁能源计划》(Clean Power Plan)。 针对人工智能(AI)领域,特朗普政府专门颁布《人工智能倡议》的行政命令,对美国人工智能发展进行规划。 拜登经济学:利用政府之力“从内到外” (middle-out approach)、“自下而上”(bottom-up)地重振和重塑经济,吸引制造业回流美国,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扩大美国中产阶级。 财政税收方面,首先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特别是在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等方面;其次,对富人和大企业增税,为财政支出融资,并缓解社会不公。 产业政策方面,三大重要法案《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 贸易政策方面,延续贸易保护主义,减少美国国内供应链对中国的依赖。 拜登重拾产业政策,推出三大标志性法案。 美国国会众议院2021年11月1.2万亿美元的两党基础设施法案《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Jobs Act),该法案为期 8 年,是美国 10 年来规模最大的基建法案。 2022年8月拜登在白宫签署了《芯片与科学法案》,美国将向半导体行业提供约 527 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并为企业提供价值 240 亿美元的投资税抵免。 同月,拜登政府通过了《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将精准支持“降碳”和“减污”与降低通胀的经济目标相结合,同时夹杂了推动“美国制造”的政治意图,进而“曲线救国”式地推进了拜登政府的气候政策目标。 美国大选的资产映射 美股:无论选举结果如何,预计涨势延续,内部行业或分化。 我们认为投资美股的长期逻辑并没有发生变化——美股拥有一揽子好公司,盈利持续增长;拥有一系列成熟健康的市场机制,支撑美股长牛;并且美股占全球股指60%,是全球主流。 进一步地,我们2024年投资美股的当下逻辑也没有发生变化——美国经济韧性强,上市公司盈利乐观;AI科技浪潮支撑科技股业绩高增、高景气支撑估值;2024年有望降息,助推流动性扩张。 两位总统候选人均支持财政刺激经济发展、支持AI发展、保护本土产业,只是有一些差别,比如特朗普主张对内减税、对外加税,能够增厚美国企业盈利、优化竞争格局,拜登更重视产业政策等等。 美债 如果拜登获胜,或基于通胀已经顺利降温的基础,则债券价格迎来上涨;而如果特朗普获胜,或许暗示通胀短期并没有得到快速降温,且特朗普推行大规模减税、减少移民将继续推升服务通胀, 短期内对美债有影响。 黄金和BTC 选举前可能受益于避险情绪。 综上,兄弟们我依然认为BTC在大选年仍能拥有比较好的表现,建议开启币圈的长期配置之道。当然SOL依然是我的首选。
Show more
2
最近很多兄弟说搞不懂宏观消息面的影响,今天聊聊影响币圈的宏观数据盘点,逻辑是按当前“停止加息➡️开始降息”区间反馈,这些数据反映的是小周期、即日的美股、黄金、币圈的走势。 而在大的周期下走势需要做整体组合型分析,即一两个数据无法反映,需要更多数据结合。比如今年有降息预期我们可以视为BTC大盘牛市依然存在。 大家在看@Phyrex_Ni 倪大 @Trader_S18 T大@BTC_Alert_ 会所哥、@ShanghaoJin 哥等大佬平日的宏观文章的时候就会经常看到他们分析这些数据,无奈大佬们写得太深,很多兄弟看不懂,接下来,我给整理一下这些数据,分别与通胀、就业、经济相关基础知识。 一、与通货膨胀相关的数据 核心cpi、整体cpi、核心ppi、整体ppi 核心PCE物价指数、美国PCE物价指数 密歇根大学1年期通胀率预期、消费者通胀预期 这组数据与美国通货膨胀息息相关,有过去的通胀和前瞻通胀,核心类的数据比正常的重要、ppi可以传导至cpi,当然美联储比较青睐的是PCE价指数。另外市场更关心的是前瞻通胀。 当前环境下,这组数据低于预期证明联储降息节奏加快为佳,符合预期为正常。 二、与就业相关的数据 续请失业金人数、初请失业金人数。当前环境下,数据超预期为好; 失业率、JOLTs职位空缺。当前环境下,数据超预期为好; 小非农ADP就业人数 、大非农就业人数。当前环境下,数据低于预期为好。 因为美联储的两个执政目标为抗通胀、保就业,所以当就业数据差的时候对应的是降息提前逻辑。 三、与经济相关的数据 GDP、调整后真实GDP 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Markit制造业PMI、Markit服务业PMI核心零售销售月率、零售销售月率、平均每小时工资月率 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预期指数、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 这组数据,在当前环境下,低于预期为常规衰退,降息节奏加快,高于预期证明经济强劲,软着陆概率加大不利于降息。 经济相关的数据比较模棱两可,需要具体情况下具体分析,没有普适性,就是怎么说都像是对的,但通常好就是坏、坏就是好的逻辑依然存在。 四、其他具有指向性的事件 美股财报季,重点放在纳指前十名权重科技股上,这些公司的过去业绩和未来业绩指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纳指走势。 财报公布一般是在每个季度结束之后的几周开始,大概时间在1月-2月、4月至5月、7月、9月-10月,分为大致四个周期,每个周期披露各自财年的财报。 美联储议息会议、美联储鲍威尔讲话、美联储官员讲话、美国财政长讲话、美国财政部发债情况等等,这些事件会更为直观地观察到高层对美国现状的表述,以及未来的做法,所以同样值得复盘。 当然,具体逻辑,要在实战中具体分析,建议每次数据公布后,拿着这篇文章去对照纳指期货瞬时反应,大概就明白了。 举例:今天晚上(北京时间20:30)发布的美国核心PCE数据 被认为是描述潜在通货膨胀趋势的较好指标,通常影响着美联储实施什么样的货币政策,也因此受到了投资者的密切关注。 那么,美国核心PCE数据对币圈价格有什么影响呢? 一般而言,如果核心PCE数据较前值上升时,表示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增加,有利于带动美国经济增长,对通胀水平起到提振作用,若能够达到美联储通胀目标,美联储会倾向于紧缩货币政策,通常利好美元,利空股市、黄金、币圈。反之,核心PCE数据较前值下滑,则会不利于美元,而利好股市、黄金、币圈 不过,倘若核心PCE数据保持不变,就表示美国国内个人消费情况变化不明显,对币圈价格的影响不大。但如果通胀目标长期维持在2%以下,为了提高通胀水平,美联储在一段时间内极有可能会实施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时候虽然数据没有变化,但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轻微打压美元,也就是我们看到了的美联储长期说的降息考虑指标。从而利好币圈、黄金、股市。另一方面、若核心PCE长期维持在2%以上(目前2.8),美联储为了控制通货膨胀而实施持续加息的政策,此时利好美元,利空黄金/股市/币圈。 总而言之,我们币圈韭菜在进行做单的时候,核心PCE数据与币圈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韭菜的买卖信号。不过,这并不是唯一的判断依据短线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Show more
11
BTC大盘趋势分析:1宏观层面看,黄金的持续回落值得关注。前日大跌2%后,昨日也接近1%,显示出整体市场的避险情绪得到释放。相比之下,风险资产方面,美股期货小幅上涨。随着地缘风险的平息,美股或将迎来一波反弹。从长远来看,美联储的加息举措增加了银行的负担。如果出现系统性风险,可能引发美元信用危机,降息预期可能会在5月2号的决议会议上有利好,今年牛市还在继续。 2目前大饼在突破65000箱体后,短时间的弱压力位在68500区间活动,近期在3100-3200区间巨鲸们正在囤积ETH,也可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SEC 正在就贝莱德拟议的现货 ETH的ETF 相关变更征求公众意见。据目前出炉的数据显示,昨日灰度的 GBTC 仅净流出 6690 万美元,Bitwise 的 BITB 昨日净流入 2320 万美元,贝莱德的 IBIT 净流入 3770 万美元,Franklin Templeton 的 EZBC 净流入 190 万美元,富达 FBTC 的相关数据暂未公布,但 ETF 单日整体净流入已确认。 3当前币圈行情缺乏新的叙事,难以形成独立行情。因此,大饼通常是跟跌不跟涨。尽管ETF带来了新的需求,但仅限于大饼。即使大饼已经接近67000美元,山寨币仍然表现疲软,距离高点几乎腰斩。可能需要等到美联储开始降息,带来新的流动性,币圈才可能迎来真正的山寨币季。毕竟前面两拨洗掉了大家都钱包和信心,短时间真没办法在冲了,不过倒是利好了狗庄,拉盘也车轻了。 ---------------------------------- *以下数据为撰稿时采集的数据,因时间变化可能出现偏差。 1、市场动态与资金变化: 当前市场总市值约2.54亿美元,对比昨日增加约0.02万亿美元,增幅约0.79%; 比特币市值约1.3万亿美元,对比昨日增加约0.02万亿美元,增幅约1.56%; 以太坊市值约3849.8亿美元,对比昨日增加约32.58亿美元,增幅约0.85%; 山寨币(含以太坊)市值约1.22万亿美元,对比昨日增加约-0.01万亿美元,增幅约-0.81%; 当前所有交易所的BTC总存量仍然是保持着近六年最低水平位置,目前全网交易所地址的仅有173.15万个BTC,与昨日对比增加0.17万个BTC。 整体市值方面对比昨日略有增幅,但变化不大。 2、交易量方面: 总交易量约696.73亿美元,对比昨日增加约-19.87亿美元,增幅约-2.77%; 比特币交易量约227.02亿美元,对比昨日增加约12.7亿美元,增幅约5.93%; 以太坊交易量约102.2亿美元,对比昨日增加约3.55亿美元,增幅约3.60%; 山寨币(含以太坊)交易量约457.16亿美元,对比昨日增加约-38.61亿美元,增幅约-7.79%; 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交易量对比昨日略有增加,山寨币交易量对比昨日略有减少,但整体变化也不大。 3、资金方面: 场内总资金约1601.51亿美元,对比昨日增加约1.1亿美元,增幅约0.07%; USDT:市值约1099.64亿美元,昨日增加约0.78亿美元,增幅约0.07%;交易量约265.58亿美元,对比昨日增加约47.89亿美元,增幅约22.00%; USDC:市值约339.65亿美元,对比昨日增加约0亿美元,增幅约0%;交易量约58.44亿美元,对比昨日增加约4.28亿美元,增幅达7.90%; 场内资金交易量对比昨日有明显增加。 4、合约数据 全网合约持仓量约567.5亿美元,对比昨日增加约1.27%; 全网24H合约成交量约1148.1亿美元,对比昨日增加约2.97%; 全网24H爆仓总量约1亿美元,对比昨日增加约-9.09%; 其中比特币合约持仓量约311.7亿美元,对比昨日增加约1.15%; 比特币合约成交量约521.59亿美元,对比昨日增少约5.55%; 比特币24H爆仓量约2288.56万美元,对比昨日增加约-17.14%; 其中多单爆仓约871.12万美元,对比昨日增加约-37.26%; 空单爆仓约1417.44万美元,对比昨日增加约3.20%; 从合约数据来看,持仓量、成交量对比昨日变化不大,爆仓量略有减少,其中比特币多单爆仓量对比昨日减少明显。
Show more
7
SOL今日策略:今天消息面的小揪揪比较多,150亿期权交割、PCE数据发布、美联储主席讲话,加上今天耶稣受难日,美股、ETF都会休市一天,市场流动性会变差,小插针都是正常操作,大盘下周修复后可能开始破新高。 SOL上端压力192.5-197附近,下单支撑没有明显改变:182-179附近。 建议:185.6附近蚂蚁仓-180.5-176 分批低多,防止接针和补仓位置为:171.2,止盈可以看到189.5-195.5-199.5分批止盈。 #SOLANA# #SOL#
Show more
11
#BTC# 大盘趋势分析:传言大饼这波将跌破62000? 1、今天耶稣受难日,美股、ETF都会休市一天,市场流动性会变差,整体来说还是继续在箱体内徘徊(如图) 2、晚上的消息面还有未落地,68500这个关键支撑点,若不破可以在68500区域进行山寨补仓。 3、#BTC# 昨日数据解析: a关注核心:最近几天散户投资者的整体兴趣有所下降。拥有 0.001 至 0.1 BTC 的地址的持有量在过去几天有所下降。反之小资玩家0.1-0.5的持有地址稳定上涨。散户基本开始被这反复拉扯的行情洗下车,而小资用户开始筑底。交易所的存量还在降低状态。 b机构数据:ETF 昨日净流入约 1.828 亿美元。 其中,贝莱德 IBIT 净流入 9510 万美元,FBTC 净流入 6810 万美元,灰度 GBTC 净流出 1.049 亿美元。机构的态度还是比较OK的持续净流入中。 总结: 最近不少博主通过技术画图的方式告诉大家可能BTC要去到62000附近,当然技术分析可以提供一些线索,但并不是万能的。加密市场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技术层面、消息层面、市场情绪、监管政策、机构导向、抛压情况等。 所以我们不能单一只看技术面的东西,观点不变不破68500支撑,依然等待破新高。 PS:所以我们期待新高的到来吧,不过同时也要防止插针风险做好预案工作。 #btc#
Show more
8
本来在2007~2017年期间,墨西哥彻底陷入了垃圾时间,跟日本和西欧很多国家一样,GDP基本没增长,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尖锐,有一种滑坡衰落、逐渐绝望、大厦将倾的趋势。 结果进入了2018年,中美贸易战持续发酵升温,给墨西哥带来了泼天的富贵,紧接着墨西哥的GDP、收入、投资等等指标全部一飞升天。 墨西哥这下子跟新加坡、越南一样,彻底乐疯了。
Show more
59
子文写给李寅飞劈腿的完整小作文: (转载自子文的微博) 今天是2024年10月9日,一脑子的话想说,真当写下来的那一刻却不知道从何提起……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啊,也觉得像被命运捉弄了一般。正巧在去年的这个时间,是我和(你们口中的📱)的一个重要的分叉点。十一期间我来北京看演出是我事先和寅飞说好的,假期结束我从北京离开回琼上学的那天晚上是我们俩第一次发生争执,也是最长的一次时间没有说话。起因是我在抖音发了一篇假期日常的视频,视频结尾有他,他挺不乐意,命令我把那条视频删掉,并说了一些挺伤害我的话,我确实很伤心,正好那段时间有位异性追我,那天晚上过后我就答应了他,想着此后也不会和李寅飞再有什么交际,就此别过吧。(我承认我和这位异性谈恋爱是想放下李寅飞,我也没有隐瞒和李寅飞的感情,我也很感谢那位异性说愿意等我放下李寅飞)从我回到海南一直就没有和他联系,直到10月20那天的凌晨1点30,他给我发了一条“你居然没卡点儿祝我”的微信,那一刻我真的绷不住了,长达半个月没有联系的思绪全在那一瞬间被我释放出来,我们俩都没有提十一假期结束那天晚上的事情,20号之后也隔两三天发条信息问我近况如何,但彼此都没聊得太深。直到10月28号,他可能是看见我之前发的朋友圈,问我是不是谈恋爱了?我没否认,他不太愿意,问我“如果我回头找你你会和他分手吗?”,那个时候我心里没有放下他,只是不敢和他联系,他说完我忍不了了,我说我要见他,并和当时的那位异性提了分开。11月初,他在西双版纳演出,我们在云南见了面……我太想他了,也终于见到他了,瞬间觉得自己很委屈,在云南待了两天我回海南他回北京,中间我们一直保持联系,那天过后我们之间的联系也更深了;1月初元旦刚过我们就放了寒假,刚到家没多久我查出来自己怀孕了……那个时候他在上海筹备大逗的专场演出,晚上我忐忑不安地给他发了条微信说我怀孕了,并且想把这个孩子留下来,他不同意且态度很强硬,说如果我执意要把这个孩子生下来他就不再理我,后来我拗不过他,1月底在当地医院做了药流,但没弄干净,后来这件事儿被家里发现,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大年初二从家出来去了天津,一直到2月底在天津做了手术,中间间隔整一个月。在此期间他没有陪我去医院做过任何检查,也没对我有过语言上的关心问候,说实话我挺失望的,我从要进手术室的那一刻起就一直给他发微信说我有多么害怕紧张,从手术室出来后他也没回我一条……那一瞬间我真的觉得很委屈,麻药劲还没过,中午我就去演出了,在台上我越想越觉得难过,于是下了台我问他今天晚上我能不能去趟北京,我想让他陪陪我,他说他第二天要赶杭州,我说那你别折腾了,明天出差今天晚上好好睡吧;其实这件事情在我心里一直过不去,到今天我也没有过去………只有我记得当时我经历了什么……后来临近开学,在此前我也经常津京两地折腾。开学前他在深圳,那天晚上和我打了个视频,我说我想他了,于是第二天我坐最早的高铁去了深圳,从深圳回了海南。四月底,我从海南来北京,也没有告诉他,这一个多月我们俩的联系不算太频繁,我到北京的那天他在天津,我说那你在吧,我的反应可能有点儿出乎他的意料(因为按照平常我会说“那我能去天津找你吗?”但我没说)那天晚上我去了一家剧场听相声,发了几条朋友圈,他看到了不太高兴,散了场问我“你去谁谁谁那儿听活你都不说来天津找我,我挺不高兴的”,我说“那我现在过去”,由于太晚没有高铁,我从鼓楼大街坐车去了天津,到天津已经凌晨。很快到了4月26,是我跟他在一起一年的日子,但那天过得并不愉快……我因为某些原因跟他提了分手,那是我第一次“敢”拒绝否认他,他不同意,我们通了电话他说他要学着好好做我也就没再说什么,这就算过去了。从五月到现在,他确实比以前对我好些了,但中间我们也有过矛盾,我五月又向他提过一次分手,他还是没同意(我心里清楚分手肯定是一个人的事儿,只要我想分肯定就能分成,但我提分手的原因更多是委屈不甘,每次提出他见了我抱抱我摸摸头也就那么过去了,因为他知道我是很吃他这一套的……我承认在他这儿我很没骨气)。7月,那天中午醒来我在床上躺着有一句没一句的跟他说“你什么时候不是单身了告诉我一声”(我和李寅飞交往过程中不止一次问他是不是单身,他三次回答“是”,一次回答“没彻底断干净”,我知道他爱捏,所以他捏的我不管,但我不允许他在正常恋爱的过程当中自己还和他保持这种关系)他听完我说的话愣了几秒后回答“那我现在可能就要告诉你,我打算和邢珊复合了”,我问到“打算复合还是已经复合?”,他回答道“打算复合”,我说“那咱俩就分了吧”,他说“再看吧,我如果真的要复合一定会提前告诉你的”。他从我这儿离开后我就没再跟他发过一条微信,我心里不想是假的,但我也确实接受不了这种关系……那个时候我还盼着他情人节当天给我发条信息之类的,但没想到我查出来怀孕了……于是我就给他打电话说了这件事儿,最开始我们协商的结果是他给钱,我把孩子生下来,
Show more
11
不得不说,端传媒说的“上海封城期间有60万人上人拿灰码,到处行走自如”,这种谣言纯粹就是皇帝的金锄头。 首先,你在产品系统上搞出个“灰码”这种东西,就压根藏不住,从产品到开发到用户,一定会有人给你捅出去,轮不到你端传媒来爆料; 其次,真正人上人都是微信群提前打好招呼,连批条子都不用, 直接全程有人帮你安排行程的, 防疫大白们不仅拦不住你,而且会提前在网格群里提前通气,给你放行+安排+引导的。
Show more
34
中国经济减速、消费降级的唯一受益者:拼多多。 现在也就拼多多的财报能看一看了。 拼多多预期revenue是100b,实际revenue是97b,于是又跌了30%。 PDD是中概股的唯一希望了,你们最好期待PDD能涨回来,不然中概股就真的集体完蛋了。
Show more
65
很多人问我,大刘科普昨天发了个视频,讲西湖大学发了篇Nature,突破了电解水的原理。 党哥警告过你们无数次了,Nature和Science上99%的文章都是垃圾,看都别看,这种也只有“大刘聊科普”这种账户会炒作成垃圾流量,给你们手把手喂屎。 党哥讲了无数次,中国科技突破,只看两个指标:红杉投了多少钱 、中科院基金投了多少钱。 什么时候你们他妈能改改看个新闻就他妈沸腾的臭毛病,踏踏实实跟党哥学学,看看谁投资、谁建设,就能改掉天天在各种自媒体里被喂屎的毛病了。 什么时候,你每天看的新闻不再是《中国XX大学在XX期刊上发表了XX文章》, 而是《XXX技术迎来突破,XX公司完成X轮千万美元融资,估值XX亿,红杉领投》, 你才算是学到了党哥的一丁点皮毛,才算真正明白了“能融资的技术,才有可能是能落地、有商业价值的好技术”的真谛。
Show more
50
全球股市崩盘,币圈崩盘, 这种状况很容易给人极其强烈的情绪压迫感,仿佛世界末日来临的一般, 上次美股熔断的时候,还在新冠疫情期间,虽然没过几个月就完全恢复过来了, 但是熔断当天,很多人还是非常紧张的,估计相当一批人那几天压根没心情工作,天天等着邮箱里公司是不是要裁员或者直接倒闭。
Show more
29
后疫情时代,全世界还有两个潜在的暴雷,一个是美国的商业地产,一个是中国的商业地产。 今年二季度,我家门口的和平区/滨江道/南京路商圈租金环比下降了20%,太惊悚了。 要知道这个商圈100年前有几十个相声园子、戏楼、书馆。 之前劝业场关门期间,郭德纲还亲自考察过天华景,筹划德云社天津二队, 现在估计也无疾而终了。 我当时评价过这件事: 要想把这个商圈盘活,唯一方法就是把劝业场、滨江商厦、国际商场的一整层楼拿出来,全部免费无偿租给德云社(相声队/鼓曲社)、乐呵兄弟、天津评剧院、天津青年京剧院、天津京剧院、天津市曲艺团、雅盛鼓曲队——与这七个团体签20年合同,20年内不需要支付任何租金、水电费、改造费用,让他们免费入驻。 只有这样,才能彻底盘活滨江道这个圈子。 可惜现在已经晚了。 当然,国内从一线城市到八线县城,从市中心到新区商业区,从老商场到新商业综合体,从写字楼到购物中心——到处都是商业地产的潜在暴雷,未来5年内租金都会崩盘,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Show more
37
Pony AI和Weride要IPO了。 我还是那句话,无人驾驶在全世界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城市,都是一个政策盘, 有政策,就可以提供服务,就能IPO,就能快速商业化落地;没有政策,就要死磕,就要无限内耗,就永远没有盈利的可能性, 就像我说的,中国robotaxi一口气跑出来5个公司,一点都不让我意外。 祝福他们,也祝福那些在2019~2024年期间依然坚守在这个行业、相信曙光的从业者们。
Show more
10
王志安还在幻想着,只要决赛一出来,姜萍成绩一反转,就打了那些质疑派的脸了? 涟水中专已经开了本学期的期末总结表彰大会,校长们亲自办法奖项,很显然这事儿已经不敢提了,王闰秋也没有任何奖项。 聪明的王志安和他的粉丝们,你们猜猜这是怎么回事? 是校长还在等阿里巴巴全球决赛成绩吗?🤣
Show more
32
香港打工人想到美国读MBA找工作,被立党痛骂; 荣耀员工IPO前想放弃购买期权,被立党骂醒
25
去年为什么包括我在内的推特所有政治分析大V,都在魏凤和事件翻车了? 因为在乌云其木格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新华社和新闻联播的官方现场视频中,明确显示了魏凤和的名字。 这是中共中央办公厅部署送达的礼仪性花圈,而显然此时此刻,代办这件事的同志,还不知道魏凤和已经在调查中。 而在上一次, 也就是春节期间看望老同志活动上,魏凤和、李尚福、秦刚名字已经集体在老同志的名单中缺失,当时所有政论分析师和我一样,认为这是“魏凤和落马”的直接证据; 而这一次乌云其木格葬礼花圈中,“魏凤和”再次出现,误导了很多分析师,认为魏凤和已经平稳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新华社通稿文字中,并没有提赠送花圈的名字,只是在视频中出现了花圈,证明新华社的工作并没有问题,出问题的是办公厅中代办此项的同志。 于是今天魏凤和官方宣布开除+移交司法机关,再一次让政论大V们直呼被打脸。 以后政治分析师们应该长个教训: 一切以新华社通稿为主,新华社通稿的同志还是最靠谱的,所有文字和研究都是有据可依的; 办公厅的同志们日常工作繁杂,尤其是各位不重要的副国级领导人的治丧委员会的负责人,属于办公厅边缘业务员,意识觉悟还不高,办事还不成熟,出现错误也是正常现象,平时不要捕风捉影,搞出个大新闻。
Show more
21
有人也有看台股嗎?現在是進場好時機嗎?今天辦公室都在聊 期待美股中 (我正職可是金融OL哈哈 不是只會當女優好嗎>///<)
107
【AI基石,美股英伟达 $NVDA 日线看涨137】 NVIDIA最初以计算机独立显卡起家,在企业面临财务困境、濒临破产之际,凭借比特币挖矿专用显卡实现扭亏为盈,成功扭转局面。 随着人工智能(AI)热潮兴起,NVIDIA顺应时代趋势,为寻求借助AI实现突破、捕捉市场红利的企业量身定制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2024财年,NVIDIA数据中心业务收入达到475亿美元,占公司总收入的78%。 回顾英伟达的25年间,涨幅达464000%! 堪称当之无愧的翻倍股传奇。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基石,未来10年内,英伟达将持续独霸该领域。 从数据角度看英伟达具体表现 1. 2025财年收入概况 NVIDIA 2025财年收入表现强劲,主要由人工智能(AI)热潮和数据中心业务驱动。关键财务数据如下: 全年收入:1305亿美元,同比增长114.2%(2024财年为609亿美元)。 创历史最高年度收入,AI GPU需求激增是主要推动力。 第四季度收入:393亿美元,同比增长77.9%,环比增长12%。 超出分析师预期(约381亿美元)。 2026财年第一季度展望:预计收入43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65%,较2025财年同期的262%增长放缓。 净收入:全年非GAAP净收入743亿美元,同比增长145%;第四季度净收入221亿美元,同比增长82%。 每股收益(EPS): 全年非GAAP EPS为2.99美元,同比增长130%。 第四季度非GAAP EPS为0.89美元,同比增长71%。 毛利率: 全年非GAAP毛利率75.5%,创历史新高。 第四季度GAAP毛利率73%,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因Blackwell等新产品成本较高。 收入地理分布: 美国占47%(约614亿美元),新加坡占18%(约235亿美元,部分为计费中心)。 前三大客户(Meta、Alphabet、Tesla)贡献超过三分之一收入。 总结:NVIDIA 2025财年收入翻倍增长,数据中心业务占比超90%,显示其在AI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 2. 业务板块 NVIDIA的收入主要来自以下业务板块,各板块在2025财年的表现如下: 2.1 数据中心(Data Center) 收入:第四季度356亿美元,同比增长93%,占总收入91%(2024财年同期83%)。 全年数据中心收入约102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42%。 驱动因素: Hopper GPU:如H100、H200,持续满足AI训练和推理需求。 Blackwell平台:第四季度贡献110亿美元收入,被称为“公司历史上最快的产品爬坡”。Blackwell GPU(如B200)针对生成式AI和大型语言模型优化,需求旺盛。 客户群:云服务商(如AWS、Azure、Google Cloud)占数据中心收入约50%,企业客户和AI初创公司(如OpenAI)需求增长。 新产品:NVIDIA DGX Cloud、NIM微服务和Spectrum-X以太网解决方案增强AI基础设施能力。 合作:与AWS、微软、谷歌、甲骨文等云巨头深化合作,参与5000亿美元的Stargate项目。 2.2 游戏(Gaming) 收入:第四季度25亿美元,同比下降11%,环比下降22%;全年收入114亿美元,同比增长9%。 驱动因素: GeForce RTX 50系列:基于Blackwell架构,性能提升2倍,支持DLSS 4和Reflex 2技术。 GeForce NOW:云游戏服务扩展至日本,游戏库超2000款。 挑战:PC和笔记本GPU需求波动,Switch 2(任天堂新主机)芯片收入尚未显著贡献。 展望:2026财年第一季度,Blackwell-based GeForce显卡上市可能提振游戏收入。 2.3 汽车(Automotive) 收入:第四季度5.7亿美元,同比增长103%;全年收入约1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60%。 驱动因素: NVIDIA DRIVE平台:支持自动驾驶和车载AI,客户包括沃尔沃(新型电动SUV)、比亚迪、丰田等。 机器人芯片:用于机器人开发,如Project GR00T(人形机器人AI)。 潜力:汽车和机器人市场预计长期增长,2030年市场规模可能达数千亿美元。 2.4 专业可视化(Professional Visualization) 收入:第四季度4.86亿美元,同比增长17%;全年收入约19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5%。 驱动因素: Omniverse平台:用于工业数字孪生和3D渲染,应用于制造业、设计和虚拟协作。 客户:台积电、Synopsys等采用NVIDIA cuLitho加速半导体光刻。 趋势:生成式AI和元宇宙应用的增长推动专业可视化需求。 3. 增长驱动因素 NVIDIA 2025财年的成功归因于以下关键因素: AI热潮: 生成式AI(如ChatGPT、Llama)需求推动GPU采购,NVIDIA占据AI加速器市场约90%份额。 Blackwell平台支持更大规模AI模型(如万亿参数模型),吸引企业升级数据中心。 全栈平台战略: NVIDIA从硬件(GPU)扩展至软件(CUDA、NIM微服务)和服务(DGX Cloud),提供端到端AI解决方案。 Omniverse和Isaac平台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扩展收入来源。 全球需求: 云服务商、企业和主权AI项目(如日本ABCI 3.0超算)增加投资。 美国市场占主导,亚洲(新加坡、中国台湾)增长迅速。 研发投入: 每年超30亿美元研发投入,确保技术领先(如Blackwell、下一代Vera Rubin架构)。 收购Mellanox(69亿美元)增强网络能力。 增长放缓: 2026财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速预计降至65%,反映AI市场增长趋于平稳。 数据中心收入依赖少数大客户(前三大客户占超33%),客户集中度风险高。 供应链约束: Blackwell和Hopper芯片供不应求,预计2026财年仍将持续。 台积电产能瓶颈可能限制生产规模。 竞争压力: AMD(MI300系列)、Intel(Gaudi 3)和初创公司(如Cerebras)推出替代AI芯片。 客户自研芯片(如AWS Trainium、Google TPU)可能减少对NVIDIA的依赖。 展望 收入预期:2026财年收入可能达1800-2000亿美元,数据中心仍占主导,Blackwell收入预计从2025财年的110亿美元增至750亿美元。 新产品: 2025年GTC大会(3月17-21日)将展示Blackwell Ultra、Vera Rubin架构和可能的B300芯片。 Omniverse和Isaac平台将在工业和机器人领域贡献更多收入。 市场扩张: 智能汽车和机器人市场预计2030年达数万亿美元,NVIDIA DRIVE和GR00T项目将抢占先机。 边缘计算和量子计算(如CUDA-Q平台)可能是长期增长点。 总结 NVIDIA 2025财年收入达1305亿美元,同比增长114%,主要由数据中心业务(占91%)驱动,Blackwell和Hopper GPU需求旺盛。游戏、汽车和专业可视化板块虽占比小,但增长稳健。AI热潮、全栈平台战略和全球需求是主要驱动力,但增长放缓、供应链限制和竞争加剧构成风险。2026财年收入预计继续增长,Blackwell和新兴市场(如汽车、机器人)将成亮点。NVIDIA凭借技术领先和生态系统优势,继续维持AI市场霸主地位。 转载时必须注明原出处: -------------- 目前群已满,不再增加免费成员,请需要开通会员再进群谢谢! 加入美股翻倍群将: 1.得到准确的高胜率直播开仓信息,避免看反方向,导致不必要的损失!2.每天盘前获取通过当天数据,人工分析的美股纳指标普和7大个股的重要点位,3.免费获取2025翻倍群内部指标 美股翻倍群( #美股# #美股期权# #英伟达# $nvda
Show more
6
美股空头正遭受重创!在美国贸易法庭裁定,特朗普总统的全球关税非法后,股指期货飙升,美元走强。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分别上涨1.5%和1.7%。与此同时,英伟达(NVDA)发布强劲的营收预期后,盘后交易中股价飙升逾5%。牛市回归,科技股领涨。如果美股再创新高,我们会大幅至盈,因为小编在创业路上。 U.S. short sellers are getting crushed. Stock futures surged and the dollar strengthened after a U.S. trade court struck down President Trump’s global tariffs as illegal. S&P 500 and Nasdaq 100 futures jumped 1.5% and 1.7%, respectively. Meanwhile, Nvidia $NVDA soared over 5% in after-hours trading following a strong revenue forecast. The bulls are back—tech is leading the charge.
Show more
0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没有弹窗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