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三个月来,我的推文展示量一直很大。
每周都会有200-400万次。
这些推文大多在谈论男性的性,尽管又臭又长,但还是很多朋友愿意观看。
一些推文的观看量较大,是因为充满情调和刺激。
但另外一些推文,尽管逻辑复杂,内容枯燥,但一样广受欢迎。
我相信这是因为,性涉及到了男性最核心、最本质的存在的问题。
在当下虚无蔓延的环境里,很多男性,可能包括我在内,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存在的问题。
所以我常说,性是我们男性最后的堡垒。
生活的真相就是:
不能只有性,但也绝不能完全没有性。
如果连性都没有了,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意思?
想把这个话题谈好不容易,你需要有阅历,还需要有想象力,还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阅历来自于我的全部过往、以及我当下经营的亲密关系,遇到的个人困惑。
想象力来自于我的天赋。
而知识储备则有赖于我的大量阅读思考。
我本人平时所学甚杂。
从古希腊古罗马到儒学经典,从经济学到价值投资,从心理学到女权主义,从中国史到人类史,从梁曾散文到冯唐蔡澜的流水账。
基本上是考虑到哪里就看到哪里,最近因为对男性对性的心理和文化感兴趣,甚至又捡起一些小说来看。
比如《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我老婆对此颇有意见。
在她看来,读小说卵用没有,还让我经常共情不止,长吁短叹的。
看的心烦。
我们当下世界就是这样,人们经常被所谓的目的理性所裹挟。
一切都讲求有用,一切都讲求价值。
这反而让我们丧失了对人生体验的追求。
我读这些书,并不是为了要把什么事情做好。
更多是因为我本人就有好奇心。
不管是我平时过生活的原则,做投资的决策,还是在X上聊的段子,很多都只是我日常思考和好奇的产物。
我最近两年相信一句话,庄子的思想,叫做无用之用。
很奇特是吧?无用可以产生有用。
或者无用即是有用。
但如果你老是追求有用,有用也变成了无用。
因此,我时常也觉得这种爆发式的输出不可持续。
可能仅限于某个阶段。
或者说我不会追求把谈论这些事情持续下去。
最近我的微信和私信里有很多真挚的来信,表达了对我内容的赞赏、感谢和感激。
这让我感受到了一些价值。
在这里一并感谢。
但我也希望自己和大家都是点到为止,遇见了就可以了。
也许我后面会谈论一些其他的事情,也未可知。
这个和性也是一样的。
一切顺其自然,我们才会有最美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