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eets in Worldwide
刷微博看到习近平5月5日出访法国。 想去法国旅行。Why do I want to travel to France? 为什么我想去法国旅行?提到法国你能想到什么?浪漫的、时尚的、优雅的……我想到了葡萄酒。
Show more
2
去接习大大😎欢迎习近平总书记来San Francisco
7
中国眼下正深陷经济困境,减轻习近平个人崇拜是策略性调整,正如強化习近平个人崇拜也是策略性调整。 中共政府仍在设法摆脱结构性经济困境,为此放低了不少对抗姿态,战狼外交路线也有收敛(远不及2018-2022年那样高调)。 但一旦中共政府发现经济手段全部失败,个人崇拜和战狼外交又会重新加強。
Show more
13
在近期文章《习近平的继承人难题:确定和不确定的中国》中,我指出来中共理解政府政治逻辑背后的延续性。包括改革开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毛泽东时代就已经开始探索如何将共产主义革命和市场机制结合。解决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人吃饱饭的关键是1973年的“四三方案”,根据这个方案,中国大规模进口了化肥厂设备设施。“四三方案”还进口了大量电厂、钢铁厂、石化工业和化纤工业设备设施。这些工业设施是为改革开放打基础开路的重要举措。 对毛泽东时代探索共产主义革命和市场机制结合的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2021年出版的《Market Maoists: The Communist Origins of China’s Capitalist Ascent》一书。 有关中共执政逻辑的内在延续性问题,也可以读我的文章,目前很少有学者注意到这些问题。你如果抓准了这种执政逻辑的内在延续性,不但可以准确理解习近平时代如何延续其前任政府,还可以预见后习近平时代中共政府会如何延续前代政治遗产。
Show more
11
习近平说人大制度是人类政治制度的伟大创造 一个刻橡皮图章的都比你懂什么叫创造,你说的人类怕不是专指峨眉山的死猴子吧?
29
习近平签署发布《军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说要在军事区域搞植树造林活动和修复军事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少去东海炸鱼,鱼真的会谢谢你🙏
Show more
4
习近平确实做了很多制度化建设,做法有一半像叶利钦改革:利用专制的个人权威来主导改革。但叶利钦朝着自由化方向改,习近平则朝着将不自由制度化方向改,不过两者都一样越改越专制。 德国汉学家安晓波(Björn Alpermann)和腓力·伊摩(Philipp Immel)说习近平的做法就是“非自由式制度化”。
Show more
16
满篇都是“习近平” 我记得有个喜剧电影讽刺独裁者,说的是独裁者禁止说的词汇太多,以至于全国上下只能用独裁者的名字交流,比如: 习近平,习近平习近平习近平,习近平习近平?习近平。习近平习近平!习近平习近平,习近平、习近平、习近平习近平;习近平习近平习近平习近平,习近平?习近平习近平。
Show more
111
以前看到有不少外国学者也认为习近平是真的信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至少他在利用这些来强化社会意识形态。
29
贺卫方评价习近平:(以前)就是一个平庸的地方官员
178
习近平在《求是》杂志上发表文章,对深化改革决定起草情况做说明,不少中国人一看到“深化改革”或“改革开放”就大声喝彩。 在后改革开放时代,“深化改革”跟“强化不改革”是同时进行的,这种大趋势在胡锦涛时代就已经定型了。 2018年习近平说“该改的、能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实际上就是对胡锦涛18大报告说“两个不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的继承。 胡锦涛18大报告总结了自己的政治遗产(胡锦涛十年经常被称为“停滞的十年”或“失去的十年”),这个政治遗产也作为嘱托交给了习近平,到目前为止习近平也是这么做的。 所谓改革开放已经图穷匕首见了,在胡锦涛以后的“后改革开放时代”,改革开放就演变成了一边“深化改革”,一边“强化不改革”:这就是胡锦涛的“两个不走”原理。2018年习近平也是这么响应的。 许多人知道政府一直在推各种各样的“新政”,但是没有意识到政府怎么“强化不改革”。你看到习近平说“深化改革”,就要立马想到他们又在“强化不改革”了。
Show more
68
多伦多方脸在本期节目《习近平夺权之路》引用详实数据解释了习近平利用反腐败运动清洗官僚系统、集中权力和压制潜在接班人,是有关中国反腐败运动的重要参考资料:
Show more
1
党媒在宣传习近平的时候经常使用“对症下药”和“把脉开方”这种表述。 我起初只是以为这是共产党喜欢讲土话的用语习惯。其实习近平传记就说他在梁家河当知青的时候什么都干,包括当过赤脚医生。 难怪这么喜欢给人“把脉开方”。
Show more
23
2001年习近平担任福建省省长时主编过一本书《科学与爱国——严复思想新探》,但编入文章主要是学术论文,习近平並无供稿。 2003年至2007年,习近平用笔名在《浙江日报》上发表232篇文章,后于2007年集结出版《之江新语》。同年,习近平接替陈良宇担任上海市委书记,开始进入接班人梯队。 伦敦国王学院中国问题专家Kerry Brown曾作为英国外交官常驻北京。在习近平出任上海市委书记期间,Kerry Brown受到过习近平接见。当时驻在上海的英国记者很多都受到习近平接见。他们普遍认为,习近平行事小心谨慎,不露锋芒。当记者把习近平传记给Kerry Brown看时,他也没有看出习近平有什么特点,总之看起来是个平平无奇、甚至没有什么个性的官员。就算受到习近平接见,Kerry Brown也没有留下任何印象。 殊不知正是这种深藏不露的平庸资质给习近平创造了天赐良机:在接班人斗争中多次死里逃生。习近平之所以成为各派妥协的对象,不是因为大家都觉得他有能力,反而是因为各方都觉得他没有什么能力。这样就不至于导致执政路线出现较大偏差,又保障各方利益继续保持平衡。 相比之下,接班人梯队上排在习近平前面的那些过早锋芒毕露的官员,几乎没一个有好下场(甚至李克强跟李源潮都是排在习近平前面的接班人)。 薄熙来高调的毛左路线受到胡温政府打压,这里既有路线之争,也有接班人之争。最后各方都认为习近平平庸资质看起来不像是会搅混水的人。 事实上呢?习近平接班之后,他跟薄熙来的毛左路线别无二致。不仅薄熙来意识到倒退和转向毛左路线的必然性,习近平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可以想象,薄熙来上台后也可能跟习近平一样,沿着毛左路线推进新的极权形式。 薄熙来极权主义和习近平极权主义并不会存在本质差别,但是外界很少意识到:中国之所以倒退回极权主义,並非因为领导人个性所致,而是改革开放自身发展逻辑所致。就算是李源潮接班,李源潮就一定不会转向极权主义吗? 忽视这些问题,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胡锦涛时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危机的严重程度已经到了非极权不可的地步,而不是(相反)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在后习近平时代,摆架势搞任何改革都是假象,最终回到毛式和习式极权主义才是必然趋势。这是制度病根所在。
Show more
129
习近平亲自担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经济要诈尸了💦
165
习近平发明“新质生产力”指一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推动经济发展动力转移到创新产业上来。且不论能不能达成这些目标,发明这种别人不知所云的术语有多重用意,就其政治功能来说,为阶段性的经济路线定调战略方向、树立政治口号、模糊实际经济现状、政治动员、为习近平打造政治遗产、抢夺经济话语权和解释权都是重要目标🎯
Show more
75
习近平来到越南驻华大使馆,吊唁阮富仲。 没别的意思,就是再一次证明传播“习近平中风”的那些谣棍轮子们,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大傻逼。
Show more
141
“中国的今天早已注定” 习近平:“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人民日报: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2016
Show more
302
“习近平和中国共产党正在试图讲述一段虚假的历史,”美国国会暨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 @CECCgov 共同主席史密斯(Chris Smith)12月5日在该委员会的“反对中共修改历史和抹灭文化”听证会后对美国之音记者 @voayihua 说,只有在人们助长下暴行才会被否认,这就是为什么让人们关注历史暴行至关重要。报道:
Show more
56
习近平抵达澳门,反应竟不及小学生!12月18日,习近平携带彭丽媛乘专机抵达澳门,走下舷梯时接受小学生的献花。一名女生在给习近平递送献花后,高举右手要与习近平握手,但习近平迟迟没反应,小学生不断地挥着高举的手,习近平才赶忙腾出右手握住小女生的手。网友:排练好的都忘记了...
Show more
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