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eets in Worldwide
IG: neto_rabia Based in: Mexico
35
肯德基半成品供应商都有谁
35
ig目前不創新的了 如果ig上看到好像是我的都不是本人 別被詐騙就行0.0 就這樣
8
ig被停權了耶~ 雖然也早知道有一天會被那些私下的臭臭搞 但不意外 我也不生氣~ 反正訊息也太多也回不完0.0 好了 私下骯髒的生物繼續做的私下骯髒事吧 繼續朝著最骯髒的境界努力加油吧 髒髒們0.0~
Show more
7
#IG粉絲莫名其妙的小要求# 原本給了這部影片在等他給我回饋 結果他爆出一句「是要拍鏡子裡的妳」 整個尷尬癌發作…. 想說從來沒有人叫我這樣拍 他還算是第一個 整個會錯意ಥ_ಥ 阿算了反正也挺舒服 下次還會😝 #不要偷放大怕你們被吸走🌪️#
Show more
11
Ignore NNN, summon this Iewd SSR Yuni - Nikke for P@treon Nov 🔥 only 1 week left 🔥 Full implied nud3 & videos at tier 1⃣0⃣0⃣ Get 🔗 at cmt 👇
29
#IG粉絲真的是要拿來寵的# 他上次看到我有在跟其他粉絲玩大冒險 覺得這樣很刺激也想嘗試看看 身為寵粉的我當然不用說什麼就答應了呀 可是…你怎麼還有辦法很淡定的吃飯啊… #他說動作不能太大被發現的話會很尷尬😅# #沒想到在這樣的場合他還有辦法讓我高潮…# IG:muyao__520
Show more
6
IG到底 為什麼 為什麼 為什麼 要管那麼多!! 平常大帳發個誘惑的影片還根本沒露點 你卻用成人性誘惑把我帳號鎖起來(;´༎ຶД༎ຶ`) 現在用小帳開直播想說拍個吃雞雞教學 也不讓我開(╯°□°)╯︵ ┻━┻ 到底還想要我怎麼樣😭 #沒關c我就是要跟哀居做對# #我就一直開直播開到鎖起來# 直播帳:ziuuu_1999
Show more
1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有意识的民族主义运动是1903年前后持续数年的拒俄运动。这次运动尤其突出的是“军国民思想”,或者称之为“军国民运动也未尝不可。相比之下,义和团运动只能算是农民暴乱。 军国民运动最大的特点不止是反俄,还有主动学习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意思,实际上是接受西化的。 也有人认为,公车上书才是具有民族主义色彩的社会运动开端。但即使公车上书具有民族主义色彩,这次运动也不是排外的,而是接受西化的。这体现在维新变法中:变法自强才是首要目标。变法的重要举措就是接受西化。因为在当时西化就是现代化的代称,所谓西化准确地说是西欧化。 军国民运动也一样:其运动目标是抵御外辱,但不是说要关起门来抵御外辱,而是主动西化、主动参与国际竞争。这反而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开放思想。 孙文在1905年以后开始提三民主义,是对清末民族主义的另一种表述形式,是不同于军国民主义的。但是与军国民主义相同的地方是:这两种民族主义思想都不排斥西化,即使是要抵御外辱的。 在中华民国建立以后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传播到中国来以前,中国大陆的民族主义仍然具有这种特点:一边接受西化,一边反对帝国主义。 等陈独秀和李大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和鼓吹布尔什维克革命的时候,中国人的现代化观念发生了分歧:一部分人开始认为现代化道路不止是西欧化,也可以是俄化。 在认同俄化这一批左翼知识分子里,对帝国主义的仇恨和对马列主义的信仰开始结合发酵。在继续支持西化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阵营里,虽然也批评帝国主义,但是更重要的是主动接受西化和推动现代化,其仇恨西方色彩极低。虽然两种态度截然相反,但仍不妨碍两个阵营都具有民族主义色彩,虽然这时候两种民族主义已开始分道扬镳了。 中华民国早期开始推崇的“国耻文化”,与其说是仇外的,不如说是追求自勉自强的。不仅北洋政府会用国耻来激励人心,国民党也一样宣扬国耻文化。但我们同时也要看见事情的另一面:推崇国耻文化争主权的性质要远大于仇视西化的性质。 孙文晚年有联俄反帝倾向,这种主张与其说是排斥西化,崇尚俄化,不如说是借力打力搞大国均势。 以原先国粹派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分子虽然批评西化,但也在接受西化。章炳麟和刘师培还利用“西来说”(Sino-Babylonianism)解释中华文明的演化。韩子奇教授甚至说这些文化保守主义分子鼓吹西来说,反而是帮助中国人克服接受欧洲政治制度的文化心理障碍。这与我们通常把国粹派当成极端排斥西化的看法恰恰相反。 真正排斥西化、崇尚俄化的是早期马列主义分子和后来的中共。即便如此,中共抗战期间也并不排斥跟美国合作。但是中共在意识形态上是抵制西化的,这个特点在第二次内战结束以后,就完全暴露出来。 中共在建立政权之前是比较典型的左翼民族主义,这时候民族主义是中共用于笼络人心的工具;但建立政权之后,就立刻丢掉民族主义,推行全面苏联化。因为这时候民族主义反而不利于中国人克服文化心理障碍全盘接受苏联化社会模式。这时候中共调整策略转而打击民族主义,乃至摧毁中古文化。 等民族主义重新抬头的时候已经是1980年代,但是等民族主义烧成野火还是1994年以后,这时候民族主义又复活了中共早期的特点:亲俄、用马列毛主义的反帝国主义意识形态仇视西方、用民族主义来鼓动社会仇恨。可谓是三管齐下。 在这种情况下, 199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就形成了反西方的意识形态跟民族主义相结合的新的民族主义,本质上接近中共早期的民族主义,与清末民初接受西化的民族主义大相径庭。
Show more
4
11月1日,中国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预计在2027年前在所有县设立“教联体”,旨在加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协同互动。 就湖北试点来看,教联体旨在推动区县内“大校联小校”、“强校联弱校”、“城镇学校联农村学校”,是重新分配教育资源,防止教育资源不合理集中。 湖北试点了融合型、共建型、协作型三种模式的教联体,但试点时间太短,在其结构性缺陷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的情况下就贸然推广到全国是不负责任的冒险行为。 比如融合型教联体就像一个超级学校和超级机构,党组织权力过大,腐败、低效率和官僚主义也会是惊人的。此外教联体改革还会给寻租创造新的机会,比如谁跟谁联合、怎么联合、以及如何实现校际协调,这些权力掌握在不受监督、不公开透明的政府手里还会造成严重腐败。 强行摊派的平均主义思想可能会危害教育行业。这就像在教育界推行农村公社化运动,本来想集中力量办大事结果办成了大坏事。尤其是这种教联体根本无法克服区域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差距。云南一个县城的教联体可能跟北京市海淀区的教联体比吗? 如果教联体反而损害了教学质量和教育行业,还可能适得其反促成教育资源更加不合理地集中在少数学校和地区。 就十七部门发布的改革文件来看,全国推广的教联体改革还比湖北试点多出一些内容,比如增加了宣传部门和安全部门。如何协调这么多部门参与教联体改革是一个难题,这意味着一定会有地方的教联体改革荒腔走板。单从这些部门联合来看,教联体改革也无助于实质上提高校园安全保障,反而强化爱国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也就是俗称洗脑教育)色彩十分明显。 在全国推广过程中,我们还不能排除教联体改革滋生出来意想不到问题,比如频繁拉家长去参加社区和学校活动,或者给家长增加许多额外辅导负担。对于生存压力和就业压力大、长期加班和超负荷工作的家长来说,要怎么平衡这些问题,教育改革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怎么给家长减压。
Show more
5
删除“出版物印刷须由中方控股”这条限制并不会带来任何变化,只要出版审查制度包括政府审批、出版备案和书号制度还在摆那里,就不要想有出版自由。外资享受跟中资同等待遇,说得好像天大的恩惠一样。
Show more
9
日经中文:印度股市大规模资金外流到中国 以中国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和股价提振措施为背景,重新买入此前遭过度抛售的中国股票的动向正在加强。汇丰控股(HSBC)表示,全球机构投资者正在从印度、韩国和台湾的股票市场筹措投向中国大陆股票的资金。其中,从印度股市撤出的资金最多。
Show more
11
中国经济学家余永定是“双循环经济”概念最关键的鼓吹者之一(习近平提“双循环经济”主要就是受他影响),他在阐述双循环经济原理的时候提到采用“缠抱”和“备胎”策略来应对美欧脱钩。 实际上台湾也一样在用“缠抱”策略将自己与西方市场进行深度绑定。科技是台湾作为小国的生存之道,十分精明。 台湾在晶片产业上下的赌注是赌对了。如果没有尖端科技产业与西方市场深度绑定,台湾如果遭遇战争风险,国际社会不见得会这样在乎台湾的战略价值。 台湾要小心,将科技产业跟着去风险化(也即转移到美国本土或其他地方),国际科技产业链倒是安全了,台湾的风险反而增加了。 台湾还需要进一步开发其他尖端科技产业加深“缠抱”美欧市场不放手。与其相信国家之间会讲道义,不如捏紧核心利益,大家才好做君子。西方在面对俄国侵略乌克兰时,分歧这么严重,如果面对比俄国更加强大的国家发动侵略战争,这种分歧不会减少、只会增加。更何况是中国也在积极“缠抱”西方市场,如果发生战争,中国的“缠抱”就会变成经济胁迫。
Show more
4
这几天读了大量中国政府智库文件,发现一个有趣现象: 中国政府智库在进行国家宏观战略规划和国际局势研判的时候,总喜欢压着日本一头,甚至为此找历史依据说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东亚朝贡体系一员,是服从于中国天朝秩序的附庸国家…… 但这是歪曲历史。日本古代绝大部分时间並不在东亚朝贡体系里面。 古代历史并不存在中心化的世界秩序。如果非要说中心,东亚秩序也是由两个中心和多个模糊地带构成。东北亚和东南亚长期处在模糊地带,历史上存在的国家並不想当然就是东亚朝贡体系的一部分。宋还向金称臣呢,请问谁才是朝贡体系核心? 不论是《尚书》“五服说”,还是《周礼》“九服说”,都是中原政权一厢情愿,其他民族并没有要围着你转的意思。东南亚地区古代先后受到印度、阿拉伯和西洋文明影响,並不是因为挨着东亚大陆近,就是东亚朝贡体系的一员。这些国家跟谁都做生意,不等于见庙烧香,逢人磕头。 但是中国政府始终有一种自我中心主义,觉得自己必须要主宰东亚和东南亚秩序。 阎学通鼓吹中国不争霸权、争王权,他用警察比喻霸权,用医生比喻王权,认为中国的国家定位就是争王权。这种观念也在影响中国政府的国家发展战略定位。所谓王权,实质上是要树立一种无政府主义的国际社会的文明权威。这种观念深深浸透着中国古代王道思想和中国中心主义的世界观念。 “王权论”要建立的国际秩序是灾难中的灾难,完全不符合现代国际社会前进方向。 国际社会並不是纯然无政府主义社会,而是有国际立法的自由主义社会,哪怕是俄罗斯这样侵犯国际法和侵犯人权罪行恶贯满盈的恶棍,也一样把国际法和人权挂在嘴巴上指责别人。国际法看上去没有约束力,但是各国都会变着花样表明自己遵从国际法,并且指责对手不遵从国际法。可见国际法在极低程度上承担着某种公认的合法性权威。这跟民主相似,连最恶贯满盈的独裁政府也不承认自己是独裁,反而标榜自己是真正的民主。可见民主也演变成了某种合法性权威。即使是历史潮流并不一定朝着民主方向发展,最无耻的独裁政权也喜欢标榜自己体现民主价值。 这说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成立以来的国际社会並不是朝着无政府主义方向发展,反而是朝着遵从共识和以共识互相约束的立法社会发展,即使立法没有约束力,也仍然获得最低限度的承认。 即使国际社会还谈不上是立法的自由主义,也是有立法的无政府主义,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前的无政府主义不同的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创的国际社会秩序是一种能够最低限度约束无政府主义的国家行为的新秩序。 国际秩序要实现有效的国际立法,加速无政府主义倾向才是开历史倒车,反而是服从于霸权的国际秩序才更有利于克服无政府主义,因为国家间的无政府主义行为不仅可能导致冲突升级成为世界大战,还可能使践踏国际法和践踏人权的罪行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之所以霸权才是必须的,是因为国际法庭和联合国这类机构根本就无法充当执法者角色,也根本无助于调解国际争端和压制国家间的战争。但话说回来,假如国际法庭和联合国这类机构有绝对执法权威和执法效力,那么霸权就毫无必要了,所谓王权更是无稽之谈。 霸权固然可恶,但霸权同时承担着维持世界秩序的作用。美国主导的霸权与一战前英国主导的世界霸权完全不同:一战以前国际立法主要通过条约来互相约束国家间行为,还缺乏达成普遍共识的国际立法,而英国建立的世界霸权並沒有以维护地区秩序为目的。假如美国突然失去霸权,失去维护世界各个地区秩序的绝对优势,那么地区性战争冲突还会升级,一些国家会更肆无忌惮地侵略其他国家。 与其说是核武器减少了国家之间爆发战争的风险,不如说是超级国家的存在降低了这种风险。俄乌战争就跟俄罗斯误判美国霸权衰落有直接关系。如果美国真的霸权衰落,原本可以约束的战争行为就会变得没有忌惮、不受约束。 正如前文所言,你如果觉得霸权可恶,那就必须推动国际法庭和联合国这类国际机关掌握实际执法权威。比如某国领导人给本国少数民族建设集中营或者悍然发动侵略战争,你就得有国际机构抓捕这国领导人上国际法庭受审。假如国际机构没有这样的执法权威,霸权仍然是比较不坏的选择。 所谓“比较不坏”,指的是在许多坏选项中选择最不坏的那一个。比如在世界大战、核大战、遍地爆发战争、国际贸易中断、国际犯罪飙升、违反人权犯罪飙升……等等一系列可能叠加出现的选项中,选择同样可能作恶但是可以较大程度抑制以上坏选项的霸权就不是那么糟糕的选项了。
Show more
66